第18章:师徒情“深”-《大明:从辽东将门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李顺祖也确实是如话所说,一时间没反应过来,噗通一声跪在地上,大礼拜师,要多诚恳就有多诚恳。
    “恩师在上,受学生一拜!”
    孙承宗也是哈哈大笑,连忙把李顺祖扶起来。
    “我得顺祖,如当年太岳得引城也!”
    “如今你我已是师徒,现在可以说了吧?”
    太岳和引城是在说张居正和李成梁,朝野盛传当年李成梁在进京时,曾拜身为首辅的张居正为师,借此飞黄腾达,只是不知真假,李氏族人对此亦讳莫如深。
    在李顺祖看来,无论真假,这孙承宗倒是有些自比张居正的意思啊,暗示已经很明显,再不接着可就是傻子了。
   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,李顺祖没有任何理由再拖延了。
    心下一横,只好说道。
    “下官...学生心中确是如此所想...”
    “恩师与张阁部所言守辽之法皆有见地,亦曾适用于天启、万历二朝,但如今已是新朝崇祯,丁卯之役后,蒙古、朝鲜牵制作用无有,东江也已是一盘散沙。”
    “辽西走廊已是粮饷开支的无底洞,守责无益,需要立即放弃,退守关宁锦,再图后事!”
    这两句话,都是李顺祖的真心话。
    其实李顺祖把这话已经尽量说的很委婉了,意思就是孙承宗的策略以前可以用,现在屁用没有还拖累朝廷每年供给数百万辽饷,需要尽早放弃。
    孙承宗的脸上阴晴不定,但是没有说话。
    见状,李顺祖继续说道。
    “只从关宁军来看,朝廷定额一兵月饷一两四钱,此外还有月粮,战事行粮,平日的战马、器械等军需,筑城修堡垒的物资运输。”
    “仅以此例,一名关宁军兵每年的饷银耗费便在二十两以上,这足够使一普通百姓数年食用,新饷一年征收四百万两,甚至不足辽饷半数。”
    “督师所见,下官仅将广渠门数千辽军及京军粮食发足便有如此成效,若朝廷能尽弃辽西走廊,将节省下来的物资发给辽军、九边诸镇。”
    “我明军饷粮齐备,奴兵岂是对手?”
    “辽西走廊,如今不过是虚假的防线罢了!”
    孙承宗不置可否,却是叹了口气。
    “顺祖啊,辽事哪有这么容易,辽西走廊,不可弃!”
    李顺祖上前一步:“为何?”
    “为何明知辽西无用,还要不断增兵增饷去守?”
    孙承宗没有明说,拍了拍李顺祖的肩膀。
    “你有如此见地,不枉为师走这一遭。”
    “辽西如今是明知不可守,却也必须要继续守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