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三章 秀才公-《寒门小娇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在黄廷晖看来,只有最后殿试之中夺魁,或许才是最有用的。
    至于案首、解元、会元什么的,对自己的帮助性并不是特别大。
    而成为了秀才,黄廷晖也算是正式朝着士大夫阶层开始转变。
    所谓秀才就是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。
    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。
    大汉武皇帝改革选官制度,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,即为察举。
    杨朝始行科举制,设秀才科。
    李朝初期沿置此科,及第者称秀才。
    后废秀才科,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。
    到了前朝,秀才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。
    不过到了大盛朝之后,只有在通过了县试、府试、院试之后,才能被称之为“秀才”。
    秀才的群体之中也分为三等,分别为廪膳生、增广生、附生。
    其中成绩最好的叫廪膳生,国家按月给他们发放粮食,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。
    成绩其次的叫增广生,增广生没有吃国家公粮的资格,但有可能作为“替补队员”,升到廪膳生的行列。
    附生是指刚入学的秀才。
    其中作为廪生的秀才是有名额,府、州、县大概是40、30、20个。
    黄廷晖此番夺得院试案首,也就是第一名。
    他当然是也就拥有了廪生的资格。
    也就是说,从此以后黄廷晖便成为了公费学生。
    吃着朝廷发放下来的补贴准备接下来的科举考试,岂不美哉?
    也难怪那么多读书人削尖了脑袋,也在想着如何在科举考试之中更进一步。
    即便是接下来无法通过乡试,会试以及殿试,但这福利也是大大的,非普通平民能够相比较的。
    “穷”秀才虽说是听起来寒酸,但也绝对不是平头老百姓能够比较的。
    “案首,我的兄弟竟然是案首!”
    “院试案首!”此时的龚胖子还没有从深深的震惊之中缓过神来,他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这句话。
    虽说对于黄廷晖的才华,龚胖子是最为了解、也是极为相信的。
    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,黄廷晖还真就考上了院试案首。
    如此一来的话,自己可不就真的要折寿五年了?
    想到这一点,龚胖子是真的有些欲哭无泪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