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藤绳,就必须得换上新的。” 池华说到这,铁牛也说:“昨天族长安排我们做这些事。 我们割了藤回去,让族里搓绳手艺好的几个人,熬夜将这些弄出来。” 铁牛说完这话,扔下肩上的藤绳。 池鱼看向比她胳膊还粗的藤绳,又看了眼池华等人,说: “刚才我跟三嫂想从这下山,但发现这藤绳坏了。 手攀上去,稍稍一用力,最外围的藤蔓就直接崩断。 目前这情况,根本不可能用新代替旧。 我怕人还没滑过去,就直接掉下天堑了。” 要知道,从这边到那边,得有二三百米。 天堑底下,在以前是河流。 站在上面往下看,哪怕看不见,也能听到湍急的水流声。 而如今,水流声没了,一眼根本就看不见底。 池华还当是啥,听到这,哈哈笑道: “小鱼放心,我们既然过来了,自然是做好了准备。 你看,我们除了这藤绳外,还准备了先过去的麻绳。 你青山哥比较瘦,一会儿用这麻绳绑在他腰跟腿上。 等他过去了,再将麻绳绑好,我们也能带着藤绳过去。 万一旧藤绳崩断,那他身上也有麻绳绑着,我们会拖他上来的。” 听到他们准备这样做,池鱼也不走了。 她摘下头上的斗笠,就站在他们绑藤绳的大树下,看他们操作。 等她看到刘青山的腰跟双脚都各绑上麻绳后,心里说不紧张是假的。 这次池家坳过来的人,一共有十五个。 一个个都是二三十岁的当家壮劳力。 他们以池华跟铁牛为首,除了刘青山外,剩下的十四个人。 按对半分,每七个人,各盯着一条绑在刘青山双脚上的麻绳。 这个麻绳,并不细,比寻常的绳子要稍微粗一些,约莫是双倍的样子。 等这边该绑好的绑好,旧藤蔓上缠了布的铁拉环,取得只剩一个后,刘青山深吸一口气开始助跑。 之后快到崖边时,双手向上握住旧藤绳上的铁拉环,快速朝对岸滑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