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池巧可没想着,到时候两家是亲家,这些东西的价格,就要给予优惠。 对她来说,这事涉及到妹妹的利益。 钟玉凤即便嫁过来,也是侄媳妇,得敬着长辈,而不是从长辈这要好处。 故而她没退让,而是坚持道: “既然如此,那到时再说。 我们这东西,在大褚国是头一份。 我想如此高产,也是不愁卖的。 别说往外卖给个人,我估摸朝廷,应该也想拿银子收。 毕竟等衙门的官田种出来后,一旦有结果,肯定是要上报。 朝廷一经确认是高产作物,肯定要往大褚国所有地方推开。 说实在话,就我们种出来的那点,都还不够各地衙门分,更别说卖给个人了!” 王云娟怎么都没想到,周三丫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妇,能说出这些来。 不过想到池鱼的聪慧,她想,或许是池鱼跟她嫂子说的。 所以,周三丫才会如此有底气! 看来,她真的低估了池鱼。 之前在秦家时,那姑娘看起来和和气气的。 有什么话,或者什么事,都是让她嫂子来做。 好似做主的人,都是她嫂子一样。 如今看来,是她想岔了。 周三丫的生平,娇娘可是查得清清楚楚。 一个村野出生的妇人,在嫁人后,又一直窝在池家坳中操持家里。 她的所见所闻,都是被限制了的,哪里晓得这些? 池鱼虽然还年轻,也是在山上长大,但她胜在聪慧。 在嫁给齐明宇后,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都在山下,且在靠近县城的大村落里住。 夫家是秀才,家中公婆都识字,自然书籍也多。 本就聪慧的人,有人教识字,又有那么多的书籍可供她阅览。 所以,她懂得多,也不足为怪。 就好比当今的太师,听说三岁启蒙,五岁会背四书五经。 到七岁参加童生试,十岁就中秀才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