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次闹的,依然是王老太。 原本十五过后,天气快速转暖时,巧芽爹是要带一家老小回去的。 但在池家坳住舒服了的王老太却不愿意,便找借口拖延,说还是要等到二月龙抬头后。 还说左右也就剩下半个来月的时间,现在山上的雪是开始化了不错,但路难走,容易打滑。 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,上山都不容易,更别说是下山了。 巧芽爹就说,到时候他来背。实在不行,管芽儿的婆家姑姑借骡车,到时候让阿庆赶车送他们下山。 可王老太又哪里愿意?他们王湾里的屋子倒了,这天气又如此异常,加上据说还有地动。 她想在这边,留到地动灾害过了再说。 芽儿的婆家有能耐,要是地动过程有个什么事,他们那亲家,还真能不管他们不成? 所以,没能下山的他们,考虑到地动,加上最近总是有各种野物出没,最后就搬下炭山。 池二熊的家是大,但一下子要住进来这么多人,也挤得慌。 加上王老太不愿与儿媳和孙女一个屋,而家里就多余两间房,也不够住。 最后池庆和巧芽商量一番后,跟他爹娘说,左右快地动了,家里也不好再住人,那干脆大伙儿都住到祠堂那边去。 黄大妮自然是乐意见成,她已经讨厌上了王老太,碍于儿媳妇的面子,怕她难做人,所以没撕破脸。 现在儿子跟儿媳妇说,要住到外头去,她自是巴不得,当下问都没问,就开始将东西往外搬。 当然,她搬的都是桌椅,碗柜等物。 王老太心头有些不满,奈何她也惜命。 怕自己年龄大,万一地动时,她在屋子里来不及跑出来。 所以,在心不甘情不愿下,还是同意了。 池家坳目前又宽敞,又能容人住的地方,有两处。 一处是村头,也就是池家坳上村,池氏一族祠堂门前的那块空地。 另一处池鱼家附近,位于两村之间。这里又大又平,是往年晒皮毛跟粮食的坝子。 只是随着时间越往后移,不敢在家住下去,搬出来在空地上住的人就越多。 渐渐的,这两处地方,都住满了人。 而原本还能住得宽敞一些的王老太等人,属于他们住的地方就越来越小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