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见到这一幕,一个对老族长说:“看来此次出行大吉!” 另一个则是说:“那是,也不看看是谁跟着一起去!” 纵然两人看着池鱼远处的目光,都带着骄傲,但同时在心底深处,依旧有些不大放心。 毕竟那孩子,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。 她可从未进过山,就连炭山都没怎么踏足。 池东一听到这话,打起精神,说: “时间不早了,都回吧。顺利的话,明后天就能回来。 眼下阿野他们应该也到县城了,咱们这边得准备起来。 再过些天,他们就会回来。到时要更多的炭,还有菜。 对了,夫子的住处,都再确认一遍。 炕得确保没问题,屋子也没漏风。 免得秦家小兄弟帮忙把人请回来了,我们这边还没准备好。” “好!” 眼下炭已经算是合作过一次,再次跟村里人收,也会顺畅很多。 倒是这菜,他们还得确认下,过个七八天,谁家的菜能收,又有多少。 这东西必须得当天一早收,不能提前,否则不够新鲜,也可能会冻坏…… 这是池鱼第一次正经的进山,且还是在这么冷的天。 尽管她穿得厚实,皮靴外也有钉鞋套,但她依旧有些走不动。 冷,太冷了。没有雨,但有风。 那风一吹,是彻骨寒。 她严重怀疑,现在这温度,有零下十来度。 这种冻雨的湿冷,估摸跟北方那种零下二三十度的干冷,有的一拼! “小姑,你还好吗?要停下来休息不?” 今天在堂屋那边读书的儿郎们,都跟着出来的。 此时老池家的人,有二房的池平跟池康,还有三房的池木和池森。 池鱼的前后左右,是四个侄儿护着的。 这天外出,她只是有些不习惯,但还能撑得住。 闻言,她摇了摇头,“不用,咱们继续走!” 引路人是铁牛,满仓跟老族长家的向北,紧随在他身后。 池鱼跟二房三房的侄儿,走在中间,其他儿郎垫后。 第(2/3)页